2021年台州农信社考试行测备考:常识40000问
【中公】台州人事考试网温馨提醒您关注台州农信社考试阅读资料:【2021年台州农信社考试行测备考:常识40000问】
22701、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个时辰的第二个时辰(1时到3时)。
22702、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十二个时辰的第三个时辰(3时到5时)。
22703、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十二个时辰的第四个时辰(5时到7时)。
22704、辰时,食时,又名早食,十二个时辰的第五个时辰(7时到9时)。
22705、巳时,隅中,又名日禹。临近中午的时候(9时到11时)。
22706、午时,日中,又名正午,中午(11时到13时)。
22707、未时,日昳,又名日央,日跌(13时到15时)。
22708、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时(15时到17时)。
22709、酉时,日入,又名日落,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到19时)。
22710、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19时到21时)。
22711、亥时,人定,又名定昏,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就是人静的意思(21时到23时)。
22712、洛阳纸贵之左思:中国古代成语,原来指的是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后来因为大家都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于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因此后来比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22713、纸上谈兵之赵括: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代廉颇为赵将,只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后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2714、卧薪尝胆之越王勾践: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有尝胆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才有“卧薪尝胆”的话)。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22715、投笔从戎之班:东汉班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见于《后汉书·班传》)后来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
22716、退避三舍之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同楚国在城濮(在今山东鄄城西南)作战,晋文公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九十里(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后用来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22717、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2718、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2719、孔子:“礼”和“仁”,呼吁恢复“周礼”,主张“克己复礼”,维护等级名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提倡“以德治国”;提出“以和为贵”;在教育上,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2720、孟子:政治上提出“仁政”“民贵君轻”的民主思想。在伦理观上提出“性本善”。
22721、荀子:政治上提出“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伦理观上提出“性恶论”。
2272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大量运用了赋、比、兴表现手法,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2272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总结了我国古代3000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历史,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正史”,在史学、文学、哲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2724、《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书,作者班固。《汉书》记载西汉230年间的历史。
22725、《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6朝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2726、建安诗歌的主要代表是三曹父子,即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
22727、“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中成就最高者是王粲。
22728、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22729、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22730、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2731、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2732、杜甫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2733、白居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22734、辛弃疾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2735、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时,农历新年并不叫“春节”,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22736、元宵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人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它的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22737、寒食节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与春秋时晋国大臣介子推有关。
22738、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相传与楚国大臣屈原有关。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挂艾叶、菖蒲,斗百草、驱五毒,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22739、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22740、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以上仅仅是列举了与考试紧密相关的相对重要的知识,考生对以上知识融汇贯通,相信能够应对一般的试题,如果想要取得更理想的成绩,那就需要更全面的复习了。
22741、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能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22742、.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亦称美容维生素,脂溶性。别称抗干眼病维生素,多存在于鱼肝油、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22743、维生素B1,硫胺素,又称抗脚气病因子、抗神经炎因子等,是水溶性维生素。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大豆、肉类。
22744、维生素B2,核黄素,水溶性。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蔬菜、蛋类。缺少维生素B2易患口舌炎症(口腔溃疡)等。
22745、维生素C:抗坏血酸,水溶性。亦称为抗坏血酸。多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
22746、维生素D:钙化醇,脂溶性。亦称为骨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D2即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这是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多存在于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
22747、维生素E:生育酚脂溶性。多存在于鸡蛋、肝脏、鱼类、植物油。
22748、维生素K:萘醌类,脂溶性。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统称,主要有天然的来自植物的维生素K1、来自动物的维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多存在于菠菜、苜蓿、白菜、肝脏。
22749、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22750、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相关推荐:
2021年台州农信社考试行测技巧:主旨观点之终结“二选一”的困惑
课程咨询微信号:tzoffcn666
微信咨询:tzoffcn666
每日推送招聘资讯平台:以下分别是台州、临海、温岭中公微信公众号:
台州中公教育微信公众号汇总 | ||
台州中公教育 | 中公台州人事考试网 | 仙居中公教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