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习题-数量关系练习及答案11月4日
1.A、B两地相距100公里,甲以1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前往B地。6小时后,乙开摩托车从A地出发驶向B地。问为了使乙不比甲晚到B地,摩托车每小时至少要行驶多少千米?
A.24千米 B.25千米 C.28千米 D.30千米
2.如图所示,梯形ABCD,AD∥BC,DE⊥BC,现在假设AD、BC的长度都减少10%,DE的长度增加10%,则新梯形的面积与原梯形的面积相比,会怎样变化?

A.不变 B.减少1%
C.增加10% D.减少10%
3.某单位实行五天工作制,即星期一至星期五上班,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现已知某月有31天,且该单位职工小王在该月休息了9天(该月没有其他节日),则这个月的六号可能是下列四天中的哪一天?
A.星期五 B.星期四 C.星期三 D.星期一
4.如图所示,长方形ACEG被线段BF、HD分成四个大小不等的小长方形。已知AH为6cm,GF为3cm,DE为10cm,BC为7cm。则△ICG的面积为:

A.32cm2 B.28cm2
C.30cm2 D.26cm2
5.某代表团有756名成员,现要对A、B两议案分别进行表决,且他们只能投赞成票或反对票。已知赞成A议案的有476人,赞成B议案的有294人,对A、B两议案都反对的有169人。则赞成A议案且反对B议案的有:
A.293人 B.297人 C.302人 D.306人
6.如图所示,矩形ABCD的面积为1,E、F、G、H分别为四条边的中点,FI的长度是IE的两倍,问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A.1/3
B.1/4
C.5/16
D.7/24
7.先将线段AB分成20等分,线段上的等分点用“△”标注,再将该线段分成21等分,等分点用“O”标注(AB两点都不标注),现在发现“△”和“O”之间的最短处为2厘米,问线段AB的长度为多少?
A.2460厘米 B.1050厘米 C.840厘米 D.680厘米
8.林子里有猴子喜欢吃的野果,23只猴子可以在9周内吃光,21只猴子可以在12周内吃光,问如果有33只猴子一起吃,则需要几周吃光?(假定野果生长的速度不变)
A.2周 B.3周 C.4周 D.5周
9. 某工程由小张、小王两人合作刚好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小张的工作效率提高20%,那么两人只需用规定时间的9/10
就可完成工程;如果小王的工作效率降低25%,那么两人就需延迟2.5小时完成工程。问规定的时间是多少?
A.20小时 B.24小时 C.26小时 D.30小时
10.2006×20072007-2007×20062006的值为:a
A.-10 B.0 C.100 D.1000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习题-数量关系练习及答案11月4日(2)[/page]
【答案1】B。解析:依题意,乙最迟与甲同时到B地。甲到B地所花时间为100÷10=10小时,所以摩托车每小时至少应行驶100÷(10-6)=25千米。
【答案2】B。解析:变化后的图形面积S=(AD+BC)×(1-10%)×DE×(1+10%)÷2=99%×(AD+BC)×DE÷2,减少1%。
【答案3】A。解析:小王休息了9天,四周有8个休息日,那么还有1个休息日应该是1号的星期日或者是31号的星期六。
如果1号是星期日,那么六号应该是星期五,选择A。
如果31号是星期六,31-4×7=3,即3号为星期六,推出六号是星期二,没有对应选项。
【答案4】D。解析:S△ICG=S△CAG-(S△CBI+S△IHG+SAHIB)=(6+10)×(3+7)÷2-(7×6÷2+10×3÷2+6×3)=26cm2。
【答案5】A。解析:反对B议案的有756-294=462人,则赞成A且反对B的有462-169=293人。
【答案6】B。解析:作辅助线,连接FG、EH。易得平行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矩形ABCD的一半,三角形GIH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EFGH的面积的一半,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4。
【答案7】C。解析:两种不同标号间的最短距离为1/20AB-1/21AB=2厘米,解得AB=2÷(1/20-1/21)=2÷1/420=840厘米。
【答案8】C。解析:“牛吃草”问题。设一只猴子每周吃的野果量为1个单位,每周生长的野果量为(21×12-23×9)÷(12-9)=15个单位。从而原有的野果量为(23-15)×9=72个单位。所以33只猴子一共可以吃72÷(33-15)=4周。
【答案9】A。解析:设规定的时间是C。小张的工作效率是A,小王的工作效率为B。则有:
(A+B)×C=[(1+20%)A+B]×9/10
C=[A+(1-25%)B]×(C+2.5)。解得C=20小时。
【答案10】B。解析:原式可写成2006×(2007×10001)-2007×(2006×10001)=0。
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
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素质测验-图形推理练习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素质测验-常识判断练习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素质测验-演绎推理练习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素质测验-类比推理练习及答案
-
微信公众号:台州中公教育
(ID:tzoffcn)
专注台州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