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指导:善用题干 结合热点 把握作文脉络
中公台州人事考试网·浙江公务员考试提醒您关注浙江公务员考试阅读资料【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指导:善用题干 结合热点 把握作文脉络】
对于申论文章写作来说,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总分论点的选取对于整个文章的框架搭建非常重要,而如何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立意,就需要我们先看题干,寻找一些关键信息,再仔细梳理材料,进行二次验证,惟其如此,才能够准确的把握命题人的观点,再结合一些时政热点,文章的书写就会更有深度,展现出一种时代性和敏感度。所以,今天中公教育就通过2021年国考申论副省级作文题目,首先来讲讲,如何巧妙的分析题干,结合热点,来把握文章的基本脉络。
下面是作文的题干部分:
“给定资料1”中说“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给定资料2”中说“我们的改革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请深入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阅读题干,我们发现两句话,就要深入思考两句话分别什么意思,且两句话有什么联系。那么,分别来看一下:
第一句: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本句话中有4个意象需要把握——“夜色”“黑凉”“前行”“曙光”。
分析一下:
夜色,描述主体所处背景环境
黑凉,描述主体的处境和遭遇
前行,描述主体的目标和坚持
曙光,描述主体这样做带来的积极影响
得出初步的总论点:只要坚定目标,勇敢前行,就一定会冲破阻碍,获得【主体】xx的成功。
从这个切入点,同学们也可以把这些意象同我国当前的实际进行联想:
1.夜色,描述主体所处背景环境。联想中国现在正处于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接力阶段,正是到了“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艰险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向民族复兴的每一步迈进,都是一次负重前行、艰难攀爬,都是一次披荆斩棘、闯关夺隘。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由此观之,这样时代下的中国发展的背景,与题干中的夜色是不是相吻合了?
2.黑凉:描述主体的处境和遭遇。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两个大局,一个是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决不是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而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而新冠肺炎的爆发更是让我们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和体会。从整体形势上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加剧了大变局的演变,使得大国博弈更加激烈,世界秩序加快从旧秩序向新秩序切换,世界业已进入动荡变革期;从经济形势上看,新冠疫情让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止步不前,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重创。这进一步推动全球产业布局向区域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势头将不可避免的减缓。从政治体制上看,某些西方大国推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加剧了现有国际治理体系危机,国际环境日趋复杂。而这个处境和题干中的“黑凉”非常的相似。
3.前行:描述主体的目标和坚持。在这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黑凉夜色下,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毫无疑问,自然是向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行,向民族复兴前行。这是我们的主旋律,我们的方向是向前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只有保证制度优势,保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这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持续向前。
4.曙光:描述主体这样做带来的积极影响,其实又是未来出现的利好局面。结合前面,曙光怎样才能出现?首先肯定要前行,确定目标,不断前行,才会出现曙光,前行是曙光出现的必要条件,不前行自然没有曙光。
再看第二句话:我们的改革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分析得出:
1、改革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
2、改革成功离不开理性的思考
可见,作文的主题,可初步确定为——改革。
接着,思考题干中的2句话有什么关联呢?
第一句告诉我们:只要坚定目标,不断前行,就一定会取得xx的成功。可见,第一句也正是呼应第二句:曙光指的便是改革的成功
因此,得出:
第一句:改革成功离不开坚定的信念
第二句:改革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
改革成功离不开理性的思考
从题干拆分得出分论点,可得出:
改革成功=坚定的信念+务实的精神+理性的思考
联想实际,进一步开拓思路:
坚定的信念是什么?可能有: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信仰坚定、矢志不渝……
务实是什么?可能有:为人民服务。那就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理性思考是什么?可能有:要把握客观规律,要科学谋划布局,开拓创新……
至于文章的分论点到底应该如何书写,我们还需要进行第二步,即材料分析,回到资料中去提炼、去寻找,以便更加符合命题人的意图。
相关推荐
-
微信公众号:台州中公教育
(ID:tzoffcn)
专注台州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