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上午】
台州人事考试网提醒你关注台州教师资格信息:【2020下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上午)】
2020下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上午】
【来源于网络】
高中历史《江南制造总局》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阐述并提问: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日益颓败的晚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均以失败而宣告结束。面对屡战屡败的情况,统治阶级内部的官员也见识到西方的船坚利炮,于是他们掀起了轰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始创办军事工业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那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呢?
学生回答: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走进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去深入了解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实施情况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图片《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并阐述: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有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教师提问:江南制造总局创办后,主要是生产什么呢?发展的怎么样?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江南制造总局经不断扩充,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雇用工兵两千多人,能够制造大小战船、枪炮、弹药等等。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江南制造总局就是当时晚清政府的重要军工厂。
(二)特点
教师设疑:作为极其重要的,也是规模最大的军工厂,厂里生产出来的这些军事武器装备用于哪里呢?可否用于市场交易?
学生自主思考后回答:产品一般由政府直接调拨军队使用,不作为商品参加市场交换。
教师展示史料并提问:其实这只是江南制造总局这一企业的其中一个特点,它在经营管理上也很有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江南制造总局完全由政府投资,权利也由官员掌握,实际上是封建的官办性质企业。企业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浓厚的衙门习气,同时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
教师适时补充:局内人员还存在贪污腐败的现象,采购时大吃回扣。导致生产效率及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加之,所使用的大机器皆是从外国人手中购买,核心技术也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因此还有很强的依赖性。
(三)作用
教师展示材料并安排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讨论: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虽然问问重重,但是也产生了一些促进作用。具体有哪些呢?

小组代表甲回答:江南制造总局引进西方大机器进行生产,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是中国从传统手工生产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转折点。同时它作为军工厂,推动了中国近代的军事发展,对外国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小组代表乙回答:从材料可以看出,江南制造总局另设有翻译馆或学堂,介绍西方知识,这就对晚清的知识分子吸收西方知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教师归纳:由此我们总结出像江南制造总局这种洋务企业,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2.作业:课下搜集更多关于洋务企业的资料,下节课。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出洋务运动的其他措施。
【参考答案】
(1)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
(2)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军事: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
(4)教育: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培养人才;派遣留学生。
2.作为历史老师,要如何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答案】
我觉得可以在课前搜集历史资料用于课堂教学,从而拉近学生现实生活与历史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图片和视频纪录片等,活跃课堂气氛。除此之外,也可以适时安排课堂思考与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落实新课改的理念。
高中历史《苏联解体》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阐述:纵观世界政党史,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应该说是很常见的现象。但对于苏联共产党的垮台来讲,简直令人震惊。这个拥有近二千万党员、独掌政权74年的的大党,犹如被拆除了地基的大厦轰然倒塌,迅速土崩瓦解,苏联也突然解体,政权交替之“顺利”出乎人的意料,出现“亡党亡国”的惨剧。
教师设疑过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苏共突然垮台呢?苏联为什么会突然解体?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过渡:要想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还得从经济情况、政治形势等各方面来分析。首先看一下经济方面。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1928-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数据图》,提问:当时的苏联,在经济发展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读图回答:七十年代后,苏联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经济机制活力衰退。
阐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级大国,但其国内政治体制僵化,经济机制活力衰退,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社会矛盾丛生。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学生回答:当时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级大国,所以长期与美国争霸;斯大林模式下,国内政治体制僵化,经济结构比重严重失调。
教师展示材料并追问:面对社会的矛盾丛生,苏联的领导人是怎么做的?

学生结合教材及材料回答,教师总结: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上台之初,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改革上,但因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从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政治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
教师提问:最后改革的结果如何?
学生交流后回答: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权,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导致了苏联局势动荡。
(二)东欧剧变
教师讲述: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新思维”的影响下,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因自身积重难返的政治和经济困难,相继发生剧变,权争先恐后地向西方靠拢。史称“东欧剧变”。
(三)苏联解体
1.过程
过渡:随着戈尔巴乔夫改革走进误区,以及面临东欧剧变的局势,苏联也濒临瓦解。
教师在多媒体播放纪录片《苏联解体二十年》,并提问:苏联是如何一步步瓦解的?
学生归纳出:1991年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同年8月,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并把该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教师补充:这激起了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强烈不满,引发了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教师提问:最终苏联解体,其标志是什么?
学生回答: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
教师点拨:其实戈尔巴乔夫改革及东欧剧变只是苏联最终解体的诱因,其根本原因还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影响
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并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思考,苏联解体后,会对整个世界格局有何影响?请同学们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讨论。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战后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美国成为唯一的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欧盟地位在提高,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2.作业:课下思考苏联解体的解体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何启示?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苏联解体给中国建设能带来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政治方面,必须建设强有力的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
(2)经济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富强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
(3)对外方面,坚定改革开放的同时,还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防范和平演变。
(4)对内方面,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必须坚决执行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维护民族团结,避免民族矛盾。
2.你为什么要这样布置作业?
【参考答案】
因为布置了好的作业才能激发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我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趣味性,这样才能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其次,作业也需要多样性,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程度不同,致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
高中历史《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戈尔巴乔夫的图片,提问:图片上的人物是谁?
学生回答: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教师引导:戈尔巴乔夫在当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那改革内容是什么呢?改革有没有成效呢?引发学生思考,顺利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展示80年代初苏联经济增长的相关史料,提问:80年代中期,苏联的社会状况如何?

学生回答: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教师过渡:在这样的局面之下,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随即开始了改革。
(二)措施
教师提问:那戈尔巴乔夫改革首先是从哪个方面开始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为了缓解经济困难,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教师引导:那经济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教师展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视频,提问:改革具体的措施有哪些呢?
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回答: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一些集体尔巴乔夫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教师追问:这些经济改革措施是否有效呢?是否解决了苏联面临的严重的社会局势呢?
学生回答:并没有,因为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再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教师总计引导: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方面。
教师展示相关史料,提问:政治方面是怎样改革的呢?

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教师追问: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改革要考虑国情,需要脚踏实地,改革要有目标,要循序渐进。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2.作业:请学生课下观看苏联改革的纪录片,加深印象。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除了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在之前还进行了两次改革,你来说说具体怎么改的?
【参考答案】
(1)赫鲁晓夫改革
在农业上: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
在工业上:放弃部门管理体制,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在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2)勃列日涅夫改革
在企业管理上: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坚持集中计划管理,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在工业上: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说说怎样的课堂导入才是好的导入?
【参考答案】
导入必须服务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导入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容;导入必须符合于学生的实际;导入必须简洁、紧凑。
点击加群:台州教师资格考试2群 341279967
微信咨询:tzoffcnxb或tzoffcn222或tzoffcn666或tzoffcn777
台州中公教育微信公众号(每日推送招聘资讯):以下分别是台州|临海|温岭微信公众号:
台州微信公众号 | 临海微信公众号 | 温岭微信公众号 |
![]() |
![]() |
![]() |
热门资讯
【教招】台州椒江教师招聘竞争比
【教招】台州黄岩教师招聘竞争比
【教招】台州玉环教师招聘竞争比
【教资】台州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资料
【资料】普通话水平测试备考加油包
【课程】2022台州教师资格面试课程
【课程】2022年台州教师招聘考编培训课程
【备考】2022台师资格面试大礼包(13门学科)0.1元
【备考】2022浙江教师招聘-教基小三门资料领取,0.1元
-
微信公众号:中公台州教师
(ID:zgtzjs)
专注台州教师招聘资讯及备考资料推送
-